“科学+”教育联盟第八届年会暨梅州分盟成立仪式在兴宁市召开
7月15日至18日,全国“科学+”教育联盟第八届年会在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举行。本次年会以“聚焦科学教育前沿,共建‘科学+’协同生态”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北京、陕西、内蒙古、广东等地的教育专家、联盟成员校代表以及科学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的协同发展之路。
开幕式上,“科学+”教育联盟梅州分盟正式成立并迎来了 8 所新成员校加入,至此兴宁市成员校总数达到12所,充分展现了区域科学教育生态的蓬勃生机与强大凝聚力,也标志着梅州地区科学教育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步入了系统化、组织化的新阶段。兴宁市齐昌中学将联盟轮值校接力棒交予深圳市南山外国语(集团)香山里小学,联盟的发展动能持续传递。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科学+”教育联盟的秘书处单位,始终将科普工作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打造“博士课堂”“中科讲坛”“教师研修班”“公众科学日”等一系列品牌科普活动,不断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为联盟成员校提供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深圳先进院发展处处长、科普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毕亚雷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先进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联盟成员校提升科学教育水平,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人才贡献力量。
在为期三天的年会中,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针对科技特色学校校本设计、人工智能技术与运用等方面展开探讨?!翱蒲?”教育联盟顾问、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深圳先进院集成所研究员、深圳市言语治疗与康复技术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燕楠,腾讯公司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专家、副总监袁俊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本次年会还举办了博士课堂展示及联盟教师课例分享活动,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交流机会?!翱蒲?”联盟持续致力于深化区域青少年科学教育协作,推动形成目标同向、资源共享、发展同步的大湾区青少年科学教育共同体。
17日上午,联盟召开成员校闭门会议,与会代表在线上线下纷纷建言献策,围绕联盟有序发展、品牌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助力联盟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本次年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科学+”教育联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联盟将继续秉持“凝聚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宗旨,携手各成员校,不断探索科学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
李亦菲教授带来《科技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整体化设计》主题分享
燕楠研究员带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生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助监测与训练》主题报告
袁俊带来《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青少年数智人才培养探索》主题报告
张锲石博士带来科普课程《你看到的都是真的吗?——神奇的AI内容生成》
李晓涛博士带来科普课程《人类是视觉动物吗?》
“科学+”教育联盟(深圳)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学员带来课例分享
?
附件下载: